上海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规划研究
(定稿)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2013年11月
目录
(三)有助于深化上海“后世博时代”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政策,推进上海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和机制建设
3、市场不规范,存在无序竞争,回收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各类回收渠道知晓度低
(一)上海再生资源利用回收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及行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2、以再生资源回收进机关、进商场为示范,拓展多样化和专业化并举、以生活性再生资源为主的回收渠道
(三)推进龙头企业扩大试点范围,创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商业模式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作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重点任务之一,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资源利用和开发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面临着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是上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向循环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目前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已形成包括再生资源产生、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再利用三大环节的产业链。其中,回收环节由于技术壁垒较低,参与者众多,但其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功能不全,再生资源市场管理不完善,经营分散、集聚程度低。一个先进、规范、完整的回收体系是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因此,规划建立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已迫在眉睫。
457.69
425.51
废有色金属
54
36.48
36.08
废 纸
84
94.5
98.18
废橡塑
12
14.68
18.78
废玻璃
55
58
60
电子废弃物
12
21.3
18.72
其它(棉麻织物等)
19
39.3
42.98
合 计
720
721.95
700.25
2、产业链雏形基本形成
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涉及回收、分拣和拆解加工三大产业链环节。其中产业利润主要来自分拣环节,约占整个行业利润的30%,分拣前与分拣后的再生资源间存在较大价差。随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开始向拆解后端的处置环节渗透。
目前,上海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已形成产业链雏形。其中,生活性再生资源产业链涵盖了小区内拾荒挑拣,小压站收运、填埋场处置三大环节;生产性再生资源产业链中各环节之间衔接相对更好,通过直接产产对接式,相关资源进入有效循环。
3、回收企业不断涌现壮大,分布遍布各区
上海的回收企业近年来不断涌现、壮大,按照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统计,2010年其拥有会员单位1122家;2011年有会员单位1139家;2012年有会员单位1131家;目前有会员单位1154家,其中500万以下规模的990家,500-1000万规模的71家,1000万以上规模的93家。
表:2013年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协会会员分布情况
片 区 |
现会员数 |
500万以下 |
500-1000万 |
1000万以上 |
黄浦 |
9 |
5 |
2 |
2 |
卢湾 |
4 |
4 |
|
|
徐汇 |
22 |
21 |
1 |
|
长宁 |
11 |
5 |
4 |
2 |
静安 |
3 |
3 |
|
|
普陀 |
34 |
26 |
4 |
4 |
闸北 |
23 |
20 |
|
3 |
虹口 |
34 |
33 |
|
1 |
杨浦 |
34 |
26 |
3 |
5 |
闵行 |
82 |
73 |
5 |
4 |
宝山 |
146 |
97 |
22 |
27 |
嘉定 |
170 |
155 |
6 |
9 |
浦一 |
92 |
78 |
7 |
7 |
浦二 |
35 |
31 |
2 |
2 |
南汇 |
100 |
100 |
|
|
奉贤 |
85 |
76 |
3 |
6 |
松江 |
86 |
76 |
6 |
4 |
金山 |
84 |
77 |
1 |
6 |
青浦 |
47 |
41 |
1 |
5 |
崇明 |
48 |
42 |
4 |
2 |
拆车 |
5 |
1 |
|
4 |
合计 |
1154 |
990 |
71 |
93 |
同时,上海形成了根据回收资源类别不同各有主攻的市场格局。在生活性再生资源领域,民用废品回收企业以上海新锦华商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则以上海新金桥环保有限公司、伟翔环保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三井鑫云贵稀金属循环利用有限公司、上海美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森蓝环境资源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并推出了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阿拉环保卡”、“电子废弃物网上管理系统”、“电子废弃物网上回收系统”等业态创新。在生产性再生资源领域,上海出现了一些行业规模较大、回收体系较完善、产业集群基础较好的原料聚集型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基地,如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产业园,以及边角料交易平台等服务企业。
4、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回收模式
根据回收特点的不同,形成了以原供销社系统废品收购站为基础再吸纳社会部分回收商加盟模式,以新锦华公司为代表;以“回收+处置”为特征,涵盖社区、工业园区回收站点的专业处置企业自建的回收网点,包括以区域为特征背靠集团支持的新金桥环保和以含汞荧光灯为切入点向其他种类延伸的综合性、集约型企业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等;以社会流动回收商为主的自主性流动回收形式的回收模式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后,电子废物因为产生量大、易污染、价值高、标准化、政策配套到位等原因,成为了此次回收体系建设的焦点,涌现出许多模式创新。2010年出现了金桥以“物联网”为核心的阿拉环保智能回收箱模式后,又出现了森蓝和阿拉丁借助便利店 “电子货架”收集回收信息的新模式。自2011年起,森蓝环保通过阿拉丁在全家、罗森等便利店的500多台信息化“电子货架”提供24小时电子废物回收登记服务,市民只需在终端机预约,即可接受上门服务。这样的合作模式,对居民来说,有利于便捷交投,在满足安全的情况下实现更多的回馈增值,解决“不知道、找不到、不实惠、不便捷和不安全”难题;对企业来说,有利于借网建网,快速布局,集中精力于完善逆向物流和处置利用,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
962300回收热线,在全市各区县建立分中心,实现鼠标点击、电话连线预约回收。废塑料、废纸、废橡胶回收流程图示: